侧耳_健康生活指南-中医养生-生活技巧健康养生门户网

手机站:/m

侧耳

时间:2018-05-15 23:49编辑:admin来源: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中药 > 中药大全 > C >

侧耳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侧耳

【药材名称】侧耳

【别名】北风菌、蚝菌、杂蘑

【来源】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(Jacq. ex Fr.) Quel.,以子实体入药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阔叶树的树干上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云南。

【药理作用】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含17种游离基酸和缩氨酸,浓度很高(蛋氨酸和苯丙氨酸除外),因此可以有效的用作病人的营养品。

【性味】微咸,温。

【功能主治】追风,散寒,舒筋,活络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侧耳

【药材名称】侧耳

【拼音】Cè ěr

【别名】北风菌、蚝菌、平菇、桐子菌、粗皮侧耳、 蚝菌、水风菌、冻菌、青蘑、灰蘑

【出处】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白蘑科真菌糙皮侧耳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eurotus ostreatus (Jacq.ex Fr.) Quel.[Agaricus ostreatus Jacq.ex Fr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子实体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菌盖肉质,宽5-20cm。扁半球形,后平展,有后缘,呈扇形、肾形,中部下凹,盖面水渍状,有纤毛,初时堇紫色,后为铅灰色、灰白色或污白色;盖缘初时内卷,后平展。菌肉厚,白色,味美,有清香气,菌褶延生,在柄上交织或成纵条纹,稍密至较稀,白色。菌柄侧生,短,一般长1-2cm,或无柄,白色,中实,基部有短的白色绒毛。孢子平滑,无色,近圆柱形,(7.5-11)μm×(3-4)μm。孢子印白色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树腐木上,丛生或叠生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南及陕西、新疆、江苏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,或平展,有后沿,直径5-20cm,类白色、灰白色或青灰色,表面有细毛。菌肉厚,类白色。菌褶白色,与菌柄连接处有网状条纹。菌柄短或无,长1-3cm,直径1-2cm,基部常有绒毛。气香,味淡。

【化学成分】含多种氨基酸(amino acid),维生素(vita-min)B1、B2、B6、C、PP、H,主要脂肪酸有:亚油酸(linoleicacid)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油酸(oleic acid),主要的芳香成分有:3-辛醇(3-octanol),3-辛酮(3-octanone),1-辛烯-3-醇(1-octen-3-ol),主要的甾体为麦角甾醇(ergosterol),胺类成分有甜菜碱(betaine),组胺(histamine),腺嘌呤(adenine),乙醇胺(ethanolamine),乙胺(ethylamine),游离糖和糖醇类成分有甘油(glycerol),甘露醇(mannitol),葡萄糖(glucose),海藻糖(tre-halose),还含半乳甘露聚糖(galactomannan),糖原(glyco-gen),具1→3支链的葡聚糖(glucan),一种结构中含D-半乳糖(D-galactose),D-甘露糖(D-mannose),L-果糖(L-fructose)的多糖,侧耳溶血素(pleurotolysin)及三种酚氧化酶(phenoloxidase)。

【药理作用】1.抗癌在糙皮侧耳中有两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糖,主为侧耳酸性多糖,含β-1,3-葡聚糖69%,半乳糖13%,甘露糖6%,葡萄糖醛酸13%,后三者均以侧链存在于多糖结构中,热水提取物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1%。从糙皮侧耳中提取出的一种糖蛋白体外对S180、腹水瘤ECA、肝癌Hepa及人B淋巴瘤细胞Raji、白血病细胞K562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,且对不同癌细胞有选择性。体内试验表明,该组分有抑制小鼠S180瘤细胞增殖和向周围组织侵袭的作用,能使瘤组织坏死,淋巴细胞浸润,并形成较厚的纤维包膜,提示其具有使肿瘤组织纤维化的作用。

2.增强免疫:从糙皮侧耳真菌分离的糖肽组分,具有促进淋巴因子激活杀伤(LAK)细胞和自然杀伤(NK)细胞杀伤肿瘤的作用。 3.降血脂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:侧耳用水及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浸膏,真空干燥。以3%醇浸膏加于仓鼠高脂饲料中,6星期后,水及30%和60%乙醇提取的浸膏,可明显减轻血清及肝胆固醇和三醚甘油(甘油三酯)。

【性味】辛;甘;性温

【归经】肝;肾经

【功能主治】追风散寒;舒筋活络;补肾壮阳。主腰腿疼痛;手足麻木;筋络不舒;阳痿遗精,腰膝无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一9g。

【各家论述】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舒筋活络、追风散寒等功效。多用于滋补品。《广菌谱》:柳耳主补胃理气、治反胃、吐痰,用五七个煎汤服即愈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上一篇没有了

下一篇侧子

本月排行

栏目精选

推荐文章